考试焦虑的原因以及应对策略
很多家长抱怨:快要考试了,我们的孩子反而开始看电视,发呆,注意力不集中。我都快要烦死了,他倒好,提前给自己放假了!
其实,家长并不明白,孩子的表现很可能是考试前的焦虑状态。 如注意力不集中、记忆力减退、情绪烦躁……还可能伴有失眠、饮食不良等身体表现。 事实上,这是对考试焦虑的典型反应。 而这种状态,往往会导致孩子复习效率降低,严重的,会影响孩子的自信心,造成考试的发挥失常。
考试焦虑的原因以及应对策略:
第一,孩子通常对内容没有扎实的把握,知识和技能储备不足。
引导孩子梳理内容的知识点,理清理论框架,而不是盲目刷题。思维导图可以清晰直观地呈现理论框架的逻辑结构。对于小学生来说,可以在家长的指导下协助完成,但总结、思考的过程,记住孩子是主体,而不是家长总结好让孩子背。梳理的过程是综合理解的过程,结果只需要死记硬背。
第二,孩子对自己期望过高,害怕考试不及格。
引导您的孩子改变对考试结果的期望,以专注于复习过程。也就是说,在心理学中,结果期望转化为过程期望。
专注于结果很容易让自己陷入焦虑陷阱。不要总是想着成绩,而是想着如何做一个扎实的复习,让你不留遗憾。列出详细的复习计划和复习方法,让自己有事可做,循规蹈矩。
告诉您的孩子,考试成绩有一定的运气成分,您唯一可以控制的就是努力学习。做你能做的,接受你不能改变的,承担最终的结果——这才是保持孩子心理健康的方式。
第三,父母压力和焦虑的影响。
焦虑具有明显的传递性。很多家长担心孩子不会主动学习。如果他们不施加压力,他们的孩子会更放松。事实上,即使孩子平时在学习中确实不活跃,所以也不会在考试前你的焦虑和唠叨一下子变得活跃起来。事实上,情况往往恰恰相反——要么是孩子产生叛逆心理,要么只会增加孩子的焦虑。
考试前,学校的压力就够了。作为家长,真正需要做的是帮助孩子冷静下来,以良好的心态迎接考试。作为家长,我们也要告诉自己,孩子学了一个学期,可以考什么水平,功夫在平时。这时候,家长的焦虑,往往是因为不合理的期望孩子能够在短时间内突击到“超水平”。这种“超水平”的期待,在给孩子带来焦虑的同时,也容易引发孩子的“投机心理”,认为只要在考试前进行突击就行,但最终却失去了努力的意识。